2008年6月7日,跳花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跳花"一词仍汉名,因坡上栽有花树而得名,与苗语意思不尽相同,苗语称跳花为"欧道",意为"赶坡"。有爬花杆比赛,有比射弩、比针线技术,有武术表演、倒牛、斗牛等文体活动。苗族龙舟节是中国贵州黔东南区域清水江施秉台江流域苗族人每年在端午节后阴历5月二十五的传统民俗活动,当地苗族人会在这天划独木龙舟。除赛龙舟外,还有跳踩激励、对唱山歌等其他活动。尝新节,俗称"吃新节",是湘、黔、桂等省区仡佬族和苗族、布依族、白族、壮族、侗族的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阴历7月初七。尝新节要放土炮、鞭炮进行扫寨、演傩戏、唱山歌等,仡佬人还要举行放生活动。赶秋节,又称秋社节、交秋节,是湘西花垣、凤凰、吉首、泸溪等地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为庆祝丰收,感恩神明,反映着苗族人民对五谷丰收、六畜兴旺与幸福的追求。3、蒙古族蒙古族牧民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7、8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大家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让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些特点。马头琴被誉为"草原钢琴",是蒙古族代表性乐器。相传有一位牧人怀念过世的小马,以其骨为柱,尾毛为弦,并按小马模样雕刻马头装于琴顶,马头琴因而得名。4、朝鲜族主要居住在吉林延边和东北各地。石锅拌饭是朝鲜族饮食的要紧组成部分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泡菜、紫菜包饭、辣白菜炒饭、冷面等。朝鲜族长激励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是综合性的民间艺术,不仅能够做伴奏的乐器,而且还可以作为舞蹈道具,可集体表演,亦可单独表演。《阿里郎》民谣是著名的朝鲜族歌曲。5、傣族傣族住竹楼和凉亭,傣族常见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6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法互致祝贺。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欢,2006年网络情人节,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哈萨克族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塞和青海等地,信仰伊斯兰教,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少数民族还有回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东乡族、保安族等。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还有“那吾热孜”节。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冬不拉又名东不拉、东布拉,是北亚和中亚区域的哈萨克族的传统弹拨乐器,在中国新疆、中国东北大兴安岭的哈萨克族、鄂伦春族中特别时尚。冬不拉音域范围宽广,合适弹奏一些步伐迅速、奔放的曲子,代表作有《延安颂》《伊犁河的波浪》等。7、藏族藏族的民族特点饮食有酥油茶、糌粑、青稞酒、风干肉等。藏族的绘画文化唐卡,唐卡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点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很多范围。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中一年级的藏历年。除夕那天,大家穿上艳丽服饰,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8、回族回族是中国穆斯林的主体民族。回族的开斋节,在回族群众心目中是一个最尊贵的吉庆之月、和平之月,回族将开斋节视为最大的节日,因此将开斋节称为"大尔德",其隆重程度犹如汉族群众的新年。刷题巩固1.(单选题)关于国内少数民族及其传统节日,对应不正确的是。A.蒙古族一那达慕大会B.壮族一火把节C.傣族一泼水节D.苗族一跳花节分析:A项正确,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在蒙语中的意思为娱乐、游戏,大会的主要内容包含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B项错误,火把节是彝族节日,大多是在阴历的6月24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年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C项正确,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大家就相互泼水,表示祝福,期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泼水节除去泼水活动以外,还会有赛龙船、放孔明灯等活动。D项正确,跳花节是苗族关键的传统节日,跳花节会举办各种文体竞技活动,用来交流感情,年轻人男女还可借此择偶。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2.(单选题)马头琴是国内什么少数民族乐器。A.维吾尔族B.满族C.蒙古族D.藏族分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马头琴被誉为"草原钢琴",是蒙古族代表性乐器。相传有一位牧人怀念过世的小马,以其骨为柱,尾毛为弦,并按小马模样雕刻马头装于琴顶,马头琴因而得名。故正确答案为C。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得最新开课信息)








